在“讀書分享”環(huán)節(jié),鄭金平主任首先分享了《怎樣讀懂學生》一書,鄭主任分享道:我想大家都在關注chatGPT,尤其是教育界的從業(yè)者們,更是關注chatGPT將會給教育帶來的影響和沖擊。這個時代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了,我們從工業(yè)時代走向信息時代、智能時代,人類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變和挑戰(zhàn),學校教育已經不再是知識傳遞的場域,它需要關注學生的未來、關注學生的生命。通過閱讀這本書,讓焦慮不安的心變得平靜了許多,我相信chatGPT是不會替代老師的,今天如此,未來也是如此,因為人類生命的內在價值是需要“生命影響生命,靈魂影響靈魂”來實現的。正如北京十一學校聯盟總校校長李希貴所說,今天的教師,更多的是一種情緒勞動,而今天的孩子生活在“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的時代,我們面對的未成年人處在快速成長期,情緒和心理都不穩(wěn)定,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必須有穩(wěn)定的自我情緒管理以更好地影響學生,幫助孩子去面對自己的情緒,解決自己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從這本書中,我找到了李希貴老師所說的“老師應該是情緒勞動者”的三把鑰匙。第一把鑰匙:傾聽,要做到“有效傾聽”,除了耳朵,還要有眼睛,用身體,用心去聽。傾聽也是一種能力,也應該成為我們人類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學會傾聽,讓心和心靠得更近一些。第二把鑰匙:同理,同理心的本質在于站在當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觀地理解當事人的內心感受,且把這種理解傳達給當事人的一種溝通交流方式。第三把鑰匙:專業(yè),當孩子來向我們尋求幫助時,我們如果不能夠理解孩子,不能夠幫助孩子看見他自己,我們是很難做到“專業(yè)”地幫助孩子成長的。作者的專業(yè)不只是技術的專業(yè),更是“心”和“愛”的專業(yè),只有內心深處熱愛孩子、熱愛教育的人,才能夠真正利用好“專業(yè)的術”做到“有溫度的愛”。
緊接著,鄭金平主任對即將開啟的六一小樹苗成長足跡匯報工作進行了梳理與總結,她充分肯定了每位老師給予活動的大力支持與默默的辛苦付出,并強調彩排工作需有條不紊的開展與進行,并注意環(huán)節(jié)之間的有效銜接,同時做好學生的安全指導工作,以飽滿、昂揚、朝氣蓬勃的姿態(tài)迎接六一匯演;在班級管理方面,她重點強調了班主任管理工作及其示范作用,她強調老師們要始終將繃緊安全這根弦,關注孩子的身體及心理健康,對孩子的課間奔跑現象進行教育指導,與家長溝通時能心平氣和,做到公平、公正,使每個孩子都得到鍛煉。臨近期末,課堂常規(guī)方面要常抓不懈,無論是上課坐姿、課堂聽講習慣、作業(yè)規(guī)范等,每個細節(jié)都需要老師們關注、督促與指導。同時注重學期評價多元化,適時的對學生進行收心教育,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培養(yǎng)他們樂學、好學、善學的良好品質。三是強調傳染病的預防及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各班要做好平時的紫外線消毒、衛(wèi)生垃圾無死角、口罩佩戴、病假學生暖心等方面的工作;四是各教研組要制定好期末復習教學計劃,穩(wěn)扎穩(wěn)打,以高效、務實的態(tài)度做好期末復習各項工作。
心之所向,方能致遠。本次例會,為老師們結束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營造了氛圍,明晰了方向,厘清了思路。老師們定會凝心聚力,以更加積極、自信、陽光的心態(tài)為本學期的工作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