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更替,萬象更新;文脈賡續(xù),生生不息。”每座博物館,都承載著歷史的記憶和文化的傳承。而非遺是一顆特殊的種子,連接著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民族記憶與文化傳承。為了讓同學們心里埋下非遺傳承的種子,1月15日上午,揚州市樹人高級中學高一(13)班全體師生走進揚州非遺珍寶館,開展了寒假社會實踐活動。
揚州非遺珍寶館共5層,同學們沿著入館大廳拾級而上,首先來到二樓的雕版印刷館。大家全景式地了解到雕版印刷技藝的誕生、傳承與發(fā)展。
三樓的揚州漆器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四大漆器”之一。獨特的螺鈿漆器工藝延續(xù)至今,為同學們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精美細膩的彩繪讓同學們贊嘆不已。
移步到四樓,“揚州玉雕”館里一件件精美作品震撼人心。《劍閣吟雪圖》氣勢磅礴;鎮(zhèn)館之寶《螳螂白菜》展現(xiàn)了自然舒張的生命力……當聽到導游介紹“揚派玉雕”將陰線刻、深線浮雕、立體圓雕、鏤空雕等多種技法融為一體時,同學們作為揚州人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再看揚州剪紙,它是南派剪紙的杰出代表,“圓如秋月,方如青磚,線如胡須,缺如鋸齒,尖如麥芒”的藝術標準在琳瑯滿目的作品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同學們圍繞古今中外的剪紙?zhí)厣归_了熱烈的討論,在交流中更加體會到揚州剪紙藝術的那一份指尖上的匠心獨運。
珍寶館的五樓還有許多工美精品雜項:揚州燈彩、通草花、絨花、揚州雀籠,還有最精致細微的非遺技藝——揚州牙刻和揚州木雕,在方寸之間見天地,細微之處有乾坤。同學們目不暇接,紛紛用手機記錄下這一個個唯美的物件,感受其精湛的工藝和獨特的藝術價值。
參觀結束后,同學們來到珍寶館三樓進行了體驗活動。非遺傳承人首先向孩子們展示了精美的雕版印刷成品并介紹了雕版印刷的歷史淵源,講述了它在傳播文化、傳承知識方面發(fā)揮的巨大作用,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對即將體驗的雕版印刷充滿了向往。雕版印刷體驗活動不僅讓孩子們親手觸摸到了傳統(tǒng)文化,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傳承的種子,激發(fā)了他們對非遺文化的熱愛與尊重。
非遺之美,不僅在于匠人心血的結晶和非遺文化的獨特韻律,更在于它能跨越時空的界限,世代相傳。本次實踐研習活動,旨在樂道拾遺,薪火相傳。這份傳承的力量,與學校“毓致追求,陪伴成長”的辦學特色同頻共振,讓文化之樹常青,讓民族之魂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