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上午,樹人學校九龍湖校區(qū)初二(16)班展開暑假實踐活動,在江都水利樞紐進行了參觀活動。
正值盛夏時節(jié),盡管烈日炎炎,同學們還是早早地到達了江都水利樞紐大門集合,隨著講解員深入水利樞紐,參觀、學習這項工程的內部結構。
參觀的第一站是水利樞紐的“心臟”——泵站。數(shù)臺泵機矗立在大廳中,它們整體呈圓錐型,體積龐大,灰色的金屬外殼被擦得干干凈凈。在泵機的上方,有一面智慧大屏,實時顯示著水利樞紐的檢測數(shù)據(jù),便于工作人員檢查。
接著,同學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走進了“江淮明珠”——江都水利樞紐展覽館。展覽館中呈列了江都作為水利樞紐的前世今生,宣傳片、資料和實物向同學們展現(xiàn)了江都作為水利樞紐的前世今生。江都地處江南,在明清時期曾嚴重受洪災威脅,兩代水患近百次。由此,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親自部署,建設了第一座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大型水利樞紐——江都一站,力圖緩解江淮水患。
深入展覽館,主題由治理水患逐漸過渡為緩解北方缺水問題。講解員告訴我們,在2002年,國務院正式批準了“南水北調”工程,并于當年12月27日開工建設東線工程,而其起點就是江都。2013年起,東線輸水開始,從此北方地區(qū)缺水問題得到了有效的緩解。
借助互動地圖,講解員為我們說明了東線工程的設計和實現(xiàn)。為了保證北上的水源清澈,江都大力推進生態(tài)建設,劃分340平方千米的生態(tài)保護區(qū),以保證“一江清水北上”。
江都作為水利重地,歷來受各級領導人重視。講解員舉例說明,2022年11月,習主席在江都水利樞紐考察調研,說:“南水北調,我很關心,這也是國之大事。”充分表達了國家對關系民生的水利的重視。江都水利工作者也奮發(fā)努力,努力完成這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們以不懈地堅持、出色的工作,贏得了人民的一致贊賞。
結束了展覽館的參觀,同學們收獲滿滿,既學習到了水利樞紐的內部構造和宏觀部署,又感受了水利工作者們的堅持與付出。再出館,同學們在門口合影留念。
短暫而又充實的參觀活動結束了。同學們在參觀活動中,收獲滿滿,既有知識上的豐腴,也有精神上的洗禮?!肮庞欣畋冀?,今有人民江都站。”這不僅僅是一種古今對比,更是一種驕傲,是水利工作者們的辛勤勞動換來的高度評價。
“為人民服務”,人民的利益,應當置于一切利益之前,這正是水利工作者們的信念。我們應當以他們?yōu)榘駱樱优^進,以期在未來為祖國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