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落地,探索“語言輸入”與“實踐輸出”深度融合的教學路徑,9月23日下午,樹人九龍湖初三英語組施旭老師以牛津譯林版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Teenage problems》的Integrated skills板塊為載體,開展了一堂高質量公開課,趙平校長及初三全體初中英語教師參與觀摩研討。
教學過程采用 “情境導入 — 案例探究 — 實踐運用 — 總結升華” 四步流程。導入環(huán)節(jié),借助青少年主題雜志封面預測、動態(tài)壓力測試,快速激發(fā)學生興趣,自然引出 “青少年問題” 話題;案例探究階段,以 Nora(學業(yè)優(yōu)秀但體育薄弱、被同學調(diào)侃)和 Daniel(英語進步緩慢)為典型案例,通過預聽猜測、聽中填空、思維導圖梳理等任務,引導學生分析問題、提煉對策,同時穿插“Free talk”討論尖子生是否有煩惱,打破認知誤區(qū);實踐運用環(huán)節(jié),設計“青年工作者俱樂部”情境,通過角色扮演(模擬向他人求助、提供建議)、小組合作撰寫問題報告,并用AI生成班主任給予建議指導視頻,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還特別整理 “求助 — 共情 — 提建議 — 致謝” 的對話模板,規(guī)范語言表達;總結升華部分,引用梭羅《熱愛生活》的詩句,鼓勵學生積極面對困難,結合分層作業(yè)(基礎層寫 Daniel 問題報告,提升層寫自身問題與解決方案),滿足不同學生需求。
課后研討中,教研組教師一致認為,本節(jié)課精準把握了Integrated skills的教學核心:既夯實了“聽、讀”的語言輸入基礎,又通過情境化、生活化的任務設計,讓“說、寫”的輸出環(huán)節(jié)更具針對性與實踐性。趙平校長在總結時強調(diào),老師們要“依托課本,超越教材”,備課緊扣課本核心,先讓學生吃透課本知識,再借實踐、閱讀延伸,二者結合,讓學習既有根基又顯活力。未來將持續(xù)搭建此類教研平臺,推動教師專業(yè)成長與學生綜合能力提升同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