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國際部全體學生在階梯教室繼續(xù)開展一周一次的學生講壇,本次講壇由UBC班的張沛陽同學和Ottawa班馮至唯同學分享自己的看法,本次主持人是Waterloo班的周武晨同學。
首先分享的是UBC班的張沛陽同學,主題是關(guān)于龍之九子的相關(guān)神話,在他生動活潑的語言中我們了解到:龍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鱗蟲之長。常用來象征祥瑞,是中華民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在中國有很多關(guān)于龍的種種傳說,古人云:“龍生九子,各不相同”。長子囚牛,喜音樂,蹲立于琴頭;次子睚眥,嗜殺喜斗,刻鏤于刀環(huán)、劍柄吞口,心胸狹隘;三子嘲風,形似獸,平生好險又好望,殿臺角上的走獸是它的遺像。也有人一直認為它是有著龍脈的鳳。四子蒲牢,受擊就大聲吼叫,充作洪鐘提梁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五子狻猊,形似獅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靜不喜動,好坐,又喜歡煙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爐上的腳部裝飾就是它的遺像。六子霸下,似龜有齒,喜歡負重,是碑下龜;七子狴犴,形似虎好訟,獄門或官衙正堂兩側(cè)有其像;八子負屃,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九子螭吻,口潤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
接下來上場的Ottawa班的馮至唯同學,他分享了他對保護自然的看法,倡導我們保護珍惜野生動物。野生動物是大自然的寶貴資源,是值得尊重與關(guān)愛的生命。野生動物對于人類而言固然有其觀賞、研究與利用的價值,但必須是建立在對野生動物的有效保護之上進行。對于野生動物的保護觀念應推廣到每家每戶,深植人們心中,生命是可貴的。與此同時,我們要監(jiān)督并制止獵殺野生動物的行為,保護他們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家園。
主持人周武晨總結(jié)了這次講壇,提醒同學們要珍惜野生動物,愛護我們的家園。本次講壇圓滿結(jié)束,期待下一次多樣的講壇分享。
供稿:樹人國際記者團高二UT班王馨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