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初三(18)班的戴詠瑄。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切膚之痛,化為報國宏志》。
明天是12月13日,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74周年的紀念日。1937年12月13日,故都南京陷落,那個在神道設教基礎上走向軍國主義的強盜集團,在十朝古都表演了最野蠻的殺戮,古都南京,血流成河,白骨累累,30萬人死于非命。大屠殺持續(xù)六個星期,如果以秒來計算,每隔12秒就有一個生命消失。無數(shù)黑白的照片記載這段讓中國人屈辱的歷史,一個偉大的民族在那撕裂的時空中刻下了永久的傷痕。今天,那段歷史已漸行漸遠,記憶卻不容絲毫淡化,忘記歷史等于背叛。
“要記住歷史,不要記住仇恨!”這是已故南京大屠殺幸存者李秀英對青少年的囑咐。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囑咐,既體現(xiàn)了受害者的善良,也讓人領略了一個普通中國人理性而又高尚的歷史態(tài)度——我們紀念南京大屠殺中的遇難同胞,不是為了傳播仇恨,而是為了以史為鑒,更好地開創(chuàng)未來。
周恩來總理曾經(jīng)說過:“我們可以原諒,但是絕不可以忘卻這段歷史。”,這絕非是在刻意傳播仇恨的種子,而是在體會和銘記悲劇的根源,也就是讓我們必須永遠記住一條巔覆不破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發(fā)展才能強大。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既是古人的醒世真言,也是南京歷經(jīng)無數(shù)腥風血雨給后人的啟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日本政府從來沒有向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正式認錯道歉,日本政府官員屢次參拜靖國神社,令國人憤怒的釣魚島事件,不斷挑起的南海風云,美日韓聯(lián)合軍演,軍國主義大有復活之勢……這都清楚的告訴我們,我們需要正義和尊嚴!但國家的正義需要實力來伸張,民族的尊嚴需要實力來支撐。世界的和平還是需要實力來維護。強大自己的國家,是維護民族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前提。
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梁。一切救國救民的先輩們都是中國的脊梁,一切偉大的抗戰(zhàn)英雄都是中國的脊梁,而我們,必將成為復興中華民族的脊梁,就是因為有這么多的脊梁,中國才會有振興的一日!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不需要為過去的傷悲喊痛,不需要為過去的輝煌叫好.我們需要拿出行動,勤奮、刻苦、拼搏、在飛速發(fā)展的社會中鍛煉自己,用知識武裝自己。同學們。你們是否感覺到熾熱的血液在胸中沸騰。是否感到無形的力量在心中積聚?讓我們將信念匯聚,將切膚之痛,化為報國宏志,為了美好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斗,用我們的肩膀扛起祖國的未來,用我們的青春熱血譜寫出歷史的新篇章!
謝謝大家!
初三(18)班 戴詠瑄
2011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