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三(3)班的楊瀚玥。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學雷鋒事跡,做雷鋒傳人,樹雷鋒信念,走雷鋒道路》。
春天把我們帶入了三月,盡管今年的三月寒意還未去,但神州大地處處充滿人間的真情和融融的暖意。雷鋒精神總是隨著春天的腳步,一再融進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的精神世界帶來溫暖的氣息。
雷鋒是平凡的,但雷鋒也是不平凡的。一提起雷鋒,中國人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每年三月5日,是偉大領袖毛主席提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光輝日子。從1963年3月5日至今,全國乃至全世界向雷鋒同志學習的熱潮已歷經49個年頭。49年過去了,共和國歷史上產生了無數風云人物,產生了無數閃閃發(fā)光的明星,但雷鋒這個只有22個春秋的平凡人物卻成為了一顆不滅的明星。雷鋒,身高只有1.54米,卻是幾百萬人民解放軍的排頭兵,他的體重不足50公斤,卻像一塊巨石成為人格的豐碑。為什么?因為雷鋒身上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體現了人性的本質和光輝,體現了真正的人生價值。雷鋒精神已經跨越民族和時代,成為推動社會和諧與進步的一種最有影響的精神力量。
發(fā)揚雷鋒精神,就是要像雷鋒那樣講理想。我們要學習雷鋒理想遠大、信念堅定,做一個忠誠于黨、熱愛人民的人。我們只有自覺地把個人的追求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緊密聯系起來,把個人奮斗融入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歷史潮流中去,這樣的人生才是有價值的人生。雷鋒同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使自己短暫的生命展示了永恒的人生價值。向雷鋒同志學習,就要像他那樣理想遠大、信念堅定,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祖國和人民。作為一名樹人學生,就是要胸有大志,心有大愛,肩當大任,能成大器,做一個志存高遠、積極向上的有志少年和有為青年。
發(fā)揚雷鋒精神,就是要像雷鋒那樣講愛心。“仁者愛人”,“仁”字就是兩個人,意思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是關愛他人。我們要以一顆感恩的心去付出,愛我們的父母,愛我們的老師,友愛我們的同學,在家中主動承擔家務,在學校主動打掃衛(wèi)生,奉獻一份真情,力所能及的去幫助他人,向雷鋒那樣,把幫助他人當作人生的快樂。
發(fā)揚雷鋒精神,就是要像雷鋒那樣講學習。我們要發(fā)揚雷鋒所體現的“釘子”精神,以一股鉆勁和擠勁,排除萬難,刻苦鉆研,珍惜時間,追求新知,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更好的迎接未來的挑戰(zhàn)。
發(fā)揚雷鋒精神,就是要像雷鋒那樣講團結。雷鋒同志說:“力量從團結來,榮譽從集體來”,“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在與人交往時,要寬宏大度,互相理解,正確對待個人得失。待人要滿腔熱忱,像春天般溫暖,做到互幫互助,和諧共處。用一件件點滴小事,來營造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人與環(huán)境之間和諧共處的人文氛圍。
發(fā)揚雷鋒精神,就是要像雷鋒那樣講樸素。雷鋒對自己非??量?,雷鋒的襪子補了好幾層,被子破了也舍不得買新的;雷鋒外出口渴舍不得買汽水,只喝自己水壺里的水,但是他對災區(qū)人民卻十分慷慨,將節(jié)省的津貼捐給災民。今天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們也不是主張同學過苦行僧式的生活,但我們必須從合理利用資源,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來理解雷鋒的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我們要厲行節(jié)約,珍惜每一分錢,每一張紙,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食,養(yǎng)成良好的節(jié)約習慣。
老師們,同學們: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變化,但雷鋒精神永遠都不會過時。讓我們積極團委的號召參與到學雷鋒活動中來,讓雷鋒精神永駐我們的心田,永駐我們的校園,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自覺實踐雷鋒精神。也許我們的行為微不足道,也許我們的行為并不引人矚目,但我們一定會因自己獻出的熱情而收獲更多!我們的校園也一定會因我們的努力而更加整潔優(yōu)美、文明和諧!
我的講話到此完畢,謝謝大家!
2012.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