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強學生法治意識,預防校園欺凌,構(gòu)建和諧校園,2025年3月28日,樹人學校九龍湖校區(qū)初一年級特邀區(qū)人民檢察院張檢察官走進校園,為全體初一學生開展了一場主題為“反對校園霸凌,守護青春成長”的專題講座。同學們齊聚學校體育館,在溫暖的春風中認真聆聽,收獲滿滿。
以案釋法:認清校園欺凌的嚴重性
張檢察官結(jié)合真實案例,向同學們詳細講解了校園欺凌的五種常見形式:“打、罵、嚇、傳、嘲”,并強調(diào)欺凌行為不僅傷害他人,還可能構(gòu)成.“故意傷害罪、尋釁滋事罪、搶劫罪、敲詐勒索罪”等違法犯罪行為。
張檢察官警示:“欺凌者可能因一時沖動,最終在法庭上流下悔恨的淚水。我們既不要成為欺凌者,也不要讓自己成為被欺凌者。”
學法明責:欺凌行為需承擔法律后果
講座中,張檢察官通過法律條文解析,向同學們普及了校園欺凌的法律責任:
欺凌行為可能涉及治安處罰,嚴重者將面臨刑事追責;
未成年人犯罪同樣會受到法律制裁,年齡不再是“保護傘”;
學校、家長和社會需共同承擔預防和干預責任。
自我保護:勇敢說“不”,拒絕沉默
針對如何應對校園欺凌,張檢察官給出了“實用建議”
1. 被欺凌者:保持冷靜,避免激怒對方,及時向老師、家長或警方求助;
2. 旁觀者:不冷漠、不縱容,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挺身而出或報告老師;
3. 證據(jù)留存:保留聊天記錄、視頻等證據(jù),便于后續(xù)維權;
4. 心理調(diào)適:學校心理咨詢室將提供支持,幫助受欺凌者走出陰影。
張檢察官強調(diào):“法律不會向不法讓步,面對欺凌,我們不能姑息縱容。
此次反校園霸凌講座活動,以真實案例為鏡鑒,以法律知識為指引,為樹人學校九龍湖校區(qū)初一年級的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且意義深遠的法治教育課。通過以案釋法、學法明責、傳授自我保護技巧等多個環(huán)節(jié),不僅讓學生們對校園欺凌有了更清晰的認知,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法治與安全的種子。未來,學校、家庭和社會也將繼續(xù)緊密聯(lián)動,以實際行動守護學生的青春成長,共同營造一個和諧、安全、法治的校園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