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不被大風(fēng)吹倒》是一本觸動心靈的散文書。這本書的名字形象,它讓我想起生活中那些突如其來的“大風(fēng)”:挫折、迷茫、失敗……我們每個人都可能被吹得踉蹌,但莫言告訴我們:不被吹倒,就是一種勝利。
這本書脫胎于2022年莫言在五四青年節(jié)前夕寫給全國青年朋友的一封特別的回信,語言樸實卻充滿力量。它不是一本教我們?nèi)绾纬晒Φ臅?,而是一本教我們?nèi)绾卧诶Ь持姓痉€(wěn)的書。
莫言,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代表作有《晚熟的人》《蛙》《生死疲勞》等。他的作品充滿魔幻現(xiàn)實主義色彩,但在這本書里,他卻用最平實的語言,講述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和思考。
《不被大風(fēng)吹倒》由40多篇散文組成,內(nèi)容涵蓋了從莫言的成長故事,從他與余華、史鐵生等人讓人又哭又笑的友誼,到他年近古稀對文學(xué)、人生、人性、世界的種種理解,還有他寫給年輕讀者的寫作建議。圍繞著“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堅韌”這一主題,告訴青年讀者們:
一、不退就是勝利
書中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場景:小時候,莫言和爺爺在荒野里遇到狂風(fēng),爺爺死死攥著車把,雙腿顫抖卻一步不退。莫言說:“風(fēng)把我們車上的草刮得只剩一棵,但我們沒有后退,這就是勝利?!?nbsp;
二、低谷時,行動比等待更重要
莫言曾遭遇創(chuàng)作瓶頸,寫不出東西。通過在葵花間徘徊,他意識到面對低谷只有積極行動才能突破。于是他沒有干等靈感,堅持每天寫一點,哪怕寫得不好。他說:“等待是不行的,必須拿起筆來。”
三、幽默是抵抗苦難的武器
書中不乏自嘲和幽默,比如他“嘮家常”般的調(diào)侃自己的“懶人減肥法”,講述如何因為冰箱不乖順而調(diào)皮地“敲一棍”,再是把自己的好友史鐵生抬去北京開會的趣事。這種態(tài)度告訴我們:面對困難,笑一笑,“風(fēng)”就沒那么可怕了。
莫言沒有高高在上地說教,而是像一個朋友,分享自己的掙扎和感悟。讀這本書,你會覺得:“原來諾獎得主也曾活得這么難?!比绻阏?jīng)歷挫折,這本書會告訴你:“風(fēng)再大,只要不倒下,就有希望。”每篇散文都不長,適合在通勤、睡前隨手翻一翻,卻能帶來持久的思考。
生活的大風(fēng)永遠不會停,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站立。作者莫言告訴我們:真正的強大,不是從不跌倒,而是每次被吹倒后,都能重新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