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揚州廣電主持人李毅走進樹人學校南門街校區(qū)多功能廳,為中華經(jīng)典誦讀大賽參賽選手開展專題培訓?;顒蝇F(xiàn)場匯聚百余名初二學生,同時通過直播連線覆蓋同年級所有班級,師生們在聲韻流轉中共赴經(jīng)典之約。
首先,來自廣電的胡剛老師為同學們介紹了五月中上旬舉辦的誦讀比賽的賽制以及關于錄制參賽視頻的注意點,如時間、錄制設備、畫面音質等。
接下來,揚州廣電主持人李毅老師從誦讀技巧層面對同學們作出了指導。李老師強調,誦讀者應具備選取作品、解讀作品的能力,調動情感的能力和具備有聲語言表達的能力,做到準確表達、藝術呈現(xiàn)、情感自然流淌。
培訓中,李老師以經(jīng)典文本為媒介,通過多維度的藝術化演繹為學生打開誦讀新世界。在解析朱自清先生的《春》時,李老師示范如何用氣聲表達“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的激動心情,以音色明暗交替展現(xiàn)“東風來了”的萬物萌動;在指導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時,李老師強調要結合時代背景,著重以誦讀激發(fā)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實現(xiàn)強國夢想的責任感;在指導臧克家先生的《有的人》誦讀時,李老師說要注意文本中的潛臺詞,推動情緒上的轉折和強化,明確重點是歌頌像魯迅先生這樣“他還活著”的精神永存的人。
其次,關于誦讀的重音、語氣和節(jié)奏。李老師指導學生,誦讀不僅僅是讀出文字,更是要理解文字背后的含義,用聲音去傳遞作者的情感和意圖。同學們要學會通過誦讀的重音、語氣和節(jié)奏去傳達自己對文字的理解,掌握誦讀的精髓。
最后,李老師通過巴金先生的作品《繁星》與現(xiàn)場的同學們互動,現(xiàn)場氣氛熱烈。
在本次中華經(jīng)典誦讀培訓活動中,參訓學生學到了誦讀的基礎技巧和演繹方法,還學會了視頻攝制等實踐技能,受益匪淺。通過沉浸式學習體驗,同學們深刻體悟到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內核,有效提升了文化認同感和審美素養(yǎng)。未來我校將繼續(xù)扎實推進經(jīng)典誦讀工程,讓文化傳承與時代發(fā)展同頻共振,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注入更深厚的人文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