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國恥、奮發(fā)圖強
初二(6)傅道奕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昨日上午,一陣陣防空警報聲傳來,是那么的刺耳。笛聲哀怨,敘述著過去的苦難,警報震耳,警示后人“勿忘國恥”。
“九一八”,是我們的國恥日,也是中華民族的覺醒日。1931年9月18日,炮聲轟隆,侵華日軍炸毀了南滿鐵路,炸開了沈陽城。一時間敵寇肆虐,山河破碎。這一天,成為中國人民14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起點。從這一天開始,中華民族開始了不屈的抗爭,14年不屈不饒的頑強抗戰(zhàn),付出了3500多萬傷亡的巨大犧牲,展示了中華兒女不甘屈辱的自強精神。中華兒女萬眾一心、舍生忘死、前仆后繼,最終贏得了抗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勝利。
我們今天紀念“九一八”,就是為了讓大家永遠記住,“忘戰(zhàn)必危”,弱國必被欺。只有發(fā)奮把自己的國家建設(shè)得強大,才能不被欺凌,人民才能過上好日子。無論什么時代、哪個國家,都是這個道理。國恥莫忘,奮發(fā)圖強,才能強我中華。
時間可以遠去,歷史不容篡改。唯有不忘歷史的民族,才是有骨氣有希望的民族。以史為鏡,可以照亮前進的道路;不忘過去的恥辱,才能迸發(fā)出更大的力量。紀念“九一八”,是為了更好地回顧歷史、銘記過去。我們回顧那段歷史,是對先烈的緬懷,更是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忘記歷史就等于背叛,面向未來,唯有團結(jié)一致,堅定信念、奮發(fā)圖強,愛我中華,才能把我大中華建設(shè)得更加強大美麗。
我們紀念歷史,不是要延續(xù)仇恨,冤冤相報。歷史告訴我們,和平是需要爭取和維護的,只有人人都牢記戰(zhàn)爭的教訓(xùn),從苦難中汲取向上的力量,和平才會一直和我們同在。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是我們的祖輩用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好好珍惜。
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起,積貧積弱的中國成了列強宰割的對象,國難深重,民不聊生。日本更是憑地理之近,屢次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落后就要挨打”“怕打反會被打”“貧弱何來尊嚴”,這都是些令我們刻骨銘心的歷史教訓(xùn)。“知恥而后勇”,當今世界,不進則退,我們也必須時刻警醒自己。
處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不可能用武力去解決歷史遺留的問題,當今世界的發(fā)展日新月異,想讓自己的國家有足夠的發(fā)言權(quán),必須要在世界發(fā)展的潮流中激流勇進。對于國家而言,需要做的是加強軍事發(fā)展,提高科研水平,保持在國際中的競爭水平;而我們學生能做的,就是汲取更多的知識,將來無論身處什么行業(yè),都能為國家的發(fā)展貢獻一份力量。只有國家強大,我們才能面對任何問題時都不懼挑戰(zhàn),并且贏得尊重。
警報聲聲,催我奮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感動,總有一種精神催我們前行。歷史老人依舊在前行,我們依舊需要努力,為了那段不容忘卻的歷史……